北约秘书长吕特讨好特朗普这一事件,暴露了北约在对美关系上的谄媚姿态、战略定位的失格,同时也凸显出北约内部存在的诸多团结危机,具体如下:北约对美国过度依赖:特朗普上台后多次威胁退出北约,质疑其集体防御承诺。面对这一不确定性,北约秘书长选择通过公开吹捧和私下妥协来“留住”美国,如吕特在峰会前私信吹捧特朗普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果断非凡”,还为其压迫北约盟友增至5%国防开支的霸道行径叫好,这体现了北约对美国的深度依赖,为了美国能留在北约,不惜放弃原则和尊严。北约领导人战略失格:北约号称维护全球安全,作为北约秘书长,吕特在特朗普的伊朗空袭引发国际争议时,本应呼吁冷静与对话,却反过来为特朗普的单边军事行动鼓掌,置国际法和多边主义于不顾,完全丧失了作为多边组织领导人的独立性和原则性,让北约从一个防御性联盟,沦为服务美国霸权的工具。北约内部利益分歧加剧:此次北约峰会将各成员国军费开支大幅提升至GDP的5%,并将其当做峰会的核心“成就”,但这一目标遭到了部分国家的反对,西班牙已明确表示难以完成此目标,并获得北约批准的“例外”待遇,其他北约成员国也在表达实现此目标存在诸多困难。这表明北约内部在军费开支等关键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各国利益难以协调。美欧战略目标不一致:对欧洲国家而言,北约应当聚焦于欧洲地区出现的主要来自于俄罗斯的安全挑战,而对美国而言,北约必须按照美国自己的战略规划进行调整,转向逐渐聚焦于亚太区域的地缘政治竞争。美国与欧洲国家在北约战略价值认识上的这种显著差异,必然会随军费大幅增加而更趋明显,反映出北约内部美欧之间的战略分歧,这对北约的团结是一个巨大挑战。北约国际形象受损:吕特公开称特朗普为“爸爸”,并为其粗俗言论背书,这种行为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哗然和网上舆论的批评,被认为是把北约的尊严扔进垃圾桶。这使得北约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让外界看到北约领导人的谄媚姿态,也让其他国家对北约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北约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利于其内部团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