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医生”是对杭州地铁轨道维修技术员的亲切称呼,他们在高温环境下坚守岗位,与火花共舞,为地铁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以下是相关介绍:代表人物及工作内容 游奕杰:1999年出生,2019年入职杭港地铁,是一名轨道维修技术员。他的工作主要是轨道维修,如更换磨损或有裂缝的钢轨。在一次更换18.35米钢轨的作业中,他需在切割作业时将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还要在钢轨焊接后确保几何尺寸变化率不超千分之一。盛夏时节,隧道内如同蒸锅,他和同事们要在热浪中完成焊接、打磨等工作,尽管环境恶劣,但他们依然严控施工进度和质量。 郭骐强:2016年进入杭港地铁,主要负责地铁钢轨巡检。高温天气下,露天场段的钢轨受温度影响易出现胀轨跑道等隐患,他需在白天顶着烈日工作。他要使用轨距尺测量轨道间距离,确保误差在几毫米内,还要俯身趴在滚烫的钢轨上,观察轨向、高低等,及时发现并记录钢轨的细微变化,如出现瞎缝等情况需及时报告处理。工作环境与挑战 高温难耐:隧道内通风差,盛夏时如同蒸笼,作业产生的热浪会让空气急速升温,而钢轨焊接时温度更会飙升至1000℃以上。露天场段的钢轨在烈日暴晒下,轨面温度接近50℃,轨道检修工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很快就会被汗水湿透。 工作强度大:他们通常需要在地铁停运后的短短数小时内完成维修作业,如游奕杰所在的工班组曾在4个夜晚奋战,完成定安路—龙翔桥站1900米长轨更换工程。此外,他们一天可能要巡检十公里长的钢轨,微信步数基本在2万以上。 精度要求高:轨道维修对精度要求极高,无论是钢轨切割、焊接,还是轨道几何尺寸的测量,一毫米的误差都可能影响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他们必须时刻保持专注,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工作意义:地铁是城市交通的“大动脉”,“钢轨医生”们通过对钢轨的精心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地铁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出行保障,是高温中默默奉献的城市守护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