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多地密集推出“好房子”建设地,通过出台相关规范、优化土地供应等方式,推动住宅建设向高品质方向发展。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出台相关规范: 成都:8月1日,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成都市好住房设计导则(试行)》,要求“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应低于10%,禁止使用高污染、高耗能的建筑材料”,并提出“小区宜配置智慧物业服务管理平台”“户内宜设置全屋智能系统”。 上海:7月21日发布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和设备的选型应兼顾功能实用性、技术先进性等,并可满足智能家居的应用需求。 沈阳:8月8日,沈阳市城乡建设局等三部门发布《沈阳市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立足北方严寒地区气候特点,制定特色化技术标准体系,强化节能、保温、适寒性能。 厦门:7月24日,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厦门市高品质住宅项目设计评价导则》,根据厦门市气候多雨、容易内涝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建筑物的防涝设计要求。优化土地供应: 深圳:7月以来,深圳出让了多宗低容积率地块,如7月7日出让的龙华区一宗地块,容积率仅2.8,7月30日出让的龙华区宅地,容积率3.1。这些地块未来可开发高层低密度社区,提升居住舒适度。 广州:今年5月以来,广州花都区、增城区已相继成功出让4宗宅地,均属于低密度地块,其中花都文旅城板块出让的地块容积率低至1.02。7月28日,广州白云区龙归六片山西侧一宗地块成功出让,最低容积率为1.7。 重庆:2025年1-3月,重庆含宅土地已供应53.92万方,供应呈现出核心区优质土地份额跨越式提升,比重涨至61%。2025年拟供地共计39宗,计容建面358万方,以计容建面统计,核心区土地占比53%,以地块宗数统计,核心区占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