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票安置是指征收住宅房屋时,将住宅房屋征收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后,计入房票面值并发放给被征收人,被征收人持房票自行购买符合条件的房源实现补偿安置的方式。2024年以来,房票安置模式受到多地关注,成为城中村改造安置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4年以来,全国有逾90个城(区)鼓励采用房票安置方式对拆迁安置户实施安置。例如,郑州自2024年10月底启动房票安置以来,已累计核发2.37万张房票、共计150亿元,通过房票销售商品住房130万平方米,有效促进了楼市去库存。厦门自2024年10月份启动房票新政以来截至2025年2月底,累计开票金额66.4亿元,撬动购房金额100.3亿元,去化面积31.7万平方米,约占同期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四成。2025年,一线城市也加快了房票制度的探索步伐。3月份,深圳市住建局印发的《关于规范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项目补偿安置多元化路径”。至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均已启动房票制度,标志着该政策进入更大范围的落地与探索阶段。房票安置模式受到多地积极探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对居民而言:房票安置让居民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区位、价格、户型的项目,能缩短在外过渡时间,尽早住上新房,同时还可能获得一定的房票奖励,满足了居民对安置房屋更高品质的居住需求和多样化需求。对政府而言:房票安置可以加快商品房库存去化,助推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减少动迁安置房的传统建造工作,更好地助力“统筹消化存量与优化增量”工作。对房企而言:房票安置政策能带动更多购房需求入市,有助于缓解房企的库存压力,增强企业对市场的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