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随着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私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私募“百亿俱乐部”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第三方机构监测数据,截至9月12日,国内证券投资类百亿级私募数量已达92家。其中,百亿级量化私募增至45家,占比接近五成,百亿级主观策略私募为40家。而在2024年底,百亿量化私募和百亿主观私募的数量分别为33家和46家。2025年上半年,百亿量化私募新增10家,如北京微观博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蒙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同期,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源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等11家主观私募掉出百亿阵营。量化私募的崛起与主观策略私募的分化,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一方面,量化策略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捕捉市场机会,成为投资者较为青睐的选择。2025年上半年,有业绩展示的33家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率达13.54%,而14家百亿主观私募平均收益率仅为5.51%。另一方面,券商资管、保险等机构资金也加大了对量化产品的配置,进一步推动了百亿级量化私募的发展。随着私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马太效应愈发显著,头部量化私募与部分知名主观策略私募发行的产品备受资金青睐,而中小型机构的募资难度依然不小。业内人士表示,私募行业关键在于投研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建设,无论是百亿级私募还是中型私募,都需要确保投研能力始终维持在行业靠前水平,以取得投资者长期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