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428根!狮子洋通道主桥建设进度条刷新
珠江口波澜壮阔,狮子洋通道建设工地上,428根锚杆在5个月内精准安装完毕,这项世界级工程正以毫米级的精度向前推进。
十月的珠江口,狮子洋通道建设工地上呈现一片繁忙景象。10月20日,狮子洋通道主桥西锚碇锚固系统圆满安装完成,428根锚杆和26根后锚梁全部精准落位,标志着这座未来世界最大双层悬索桥的核心受力部件已经就位。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超级工程,狮子洋通道全长约35公里,其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将创造五项世界第一——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
西锚碇作为大桥的“定海神针”,其锚固系统安装的精度直接关系到整座大桥的安危。
01 超级工程:狮子洋通道
狮子洋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的重要战略性复合通道,项目全长约35公里,其中过江段采用双层桥梁,长约15.35公里。
这一工程位于珠江口,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
作为横向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都市圈、辐射东西两翼的东西向干线通道,狮子洋通道承载着推进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
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采用主跨2180米的双层钢桁梁悬索桥方案“一跨过江”,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双层悬索桥。
大桥单个索塔高达342米,为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分62个钢壳节段和6道钢横梁。
02 精准安装:毫米级的挑战
狮子洋通道主桥西锚碇采用型钢锚固系统,由后锚梁和锚杆组成。后锚梁埋于锚体混凝土内,锚杆一端连接在后锚梁上,另一端伸出锚体前锚面,与主缆索股相连。
西锚碇由中交二公局承建,锚固系统共计428根锚杆和26根后锚梁。
这些锚杆的规格令人惊叹——后锚梁最重达40.8吨,锚杆最重15吨,长度达35.3米,锚杆表面设置4毫米厚密封胶,设计允许安装偏差±5毫米。
安装过程中,锚杆自下而上、分层对称安装,左右幅各214根。锚杆与后锚梁采用铆钉连接,施工人员通过高温将24毫米铆钉加热至1100℃左右,然后利用铆钉枪将其镦粗,使锚杆和后锚梁形成牢固连接。
03 技术攻关:智能吊装系统
为实现毫米级的控制目标,项目团队研发了具有远程遥控调节功能的智能吊具。
“由于每根锚杆角度均不相同,吊装时需在空中对锚杆角度进行微调,普通吊装设备难以满足要求,”项目总工程师张小龙介绍道。
智能吊具通过自带的卷扬机,可在空中自由灵活调节锚杆角度,确保锚杆快速精准落位,有效解决了锚杆空中姿态调整的难题。
项目还开发了专用夹具,将锚杆牢牢固定,确保锚杆吊装过程中连接牢固且无损密封胶。
为减少锚杆自身变形,保证锚杆受力后能在混凝土内部自由伸缩,项目锚杆支架采用了8点支撑,将锚杆自身变形控制在1毫米以内。
04 精度控制:±3毫米的成就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对锚杆控制点进行全程三维坐标跟踪测量,定位、加固、复测环节紧密衔接,形成精度控制闭环。
施工前,团队结合设计图纸和方案设置合理的预抬值,有效减小了锚杆自重与温度变化对支架变形的影响。
这些精益求精的措施带来了显著成果——项目西锚碇的锚杆安装误差均严格控制在±3毫米以内,完全满足±5毫米的设计要求。
这一极高的精度兑现,为大桥的百年品质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05 建设进展:全面提速的工程
就在西锚碇锚固系统安装完成的同时,狮子洋通道其他部分的建设也在快速推进。
10月初,狮子洋大桥主塔建设高度已突破200米,为明年封顶奠定基础。
狮子洋通道国庆期间全线不停工,6000多名建设者坚守岗位,铆足干劲冲刺年度建设任务。
主桥持续推进桥塔建造,向明年实现封顶的目标迈进;锚碇正进行顶板施工;引线工程正加紧进行预制梁架设,逐步转入上部结构施工。
目前,项目西锚碇正在进行顶板钢筋安装以及锚固系统施工。沙仔沥水道桥正在搭设盖梁支架,小虎岛高架二号桥下部结构和预制梁架设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桥面附属工程施工。
狮子洋大桥西锚碇的428根锚杆安装误差严格控制在±3毫米以内,高于设计的±5毫米要求。这一毫米级的精度兑现,为大桥的百年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主桥索塔建设高度突破200米,预计明年可实现封顶。
狮子洋通道建成后,将与已建成的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