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松阳差异化收费巧解国省道拥堵难题
古市、松阳、象溪三个收费站间,ETC车辆免费通行,一场通过“价格杠杆”优化路网资源的创新实践在浙江松阳悄然上演。
10月28日零时,浙江省松阳县溧宁高速公路的三个收费站——古市、松阳、象溪,迎来一场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变革。
一类客车在这些站点间通行,使用ETC记账卡支付,即可免缴通行费。这项政策将持续至2026年12月31日。
这并非简单的免费午餐,而是松阳县为应对国省道交通安全挑战、探索公路治理新路径交出的创新答卷。
01 交通困境:采茶季的拥堵之痛
松阳,浙西南山区县,以其丰富的茶叶资源闻名。然而,每年2月至10月的采茶季,这个县的交通系统却面临严峻考验。
“采茶工往返城乡、运输车辆穿梭其间,国省道和城区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很不安全。”松阳县人大代表徐金来在调研笔记中详细记录了这一问题。
数据显示,采茶期间,龙丽线日均车流量高达约1.6万辆次,江南公路每日往来车辆也近0.6万辆次。
交通构成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隐患。三轮车、货车、小车在同一路面上混行,导致采茶季节交通事故易发多发。
与此同时,637国道松阳裕溪至雅溪口段改建工程的全线开工,犹如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区域路网的通行压力。
02 创新方案:差异化收费的智慧
面对复杂交通困境,松阳县没有选择常规的扩建道路或简单限行,而是推出了一项精巧的差异化收费政策。
该政策明确,对使用全国ETC记账卡的1类客车(9座及以下、车长小于6米),在溧宁高速古市互通至象溪互通段行驶,且进出均在古市、松阳、象溪三个收费站的,免收通行费。
这一政策设计极具针对性,它创新地将“施工期交通分流”与“国省道事故黑点治理”相结合,用 “价格杠杆”撬动安全效益。
松阳县人大代表徐金来在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松阳同城高速免费的建议》,成为这一政策的重要推手。
徐金来代表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太激动了!今天开着车从松阳收费站上高速,到古市互通下站时,一分钱没花!”
03 机制保障:多方协同的应急响应
为确保差异化收费政策顺利落地,松阳县建立了多方协同的保障机制。
丽水管理中心与当地交通、公安部门迅速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各部门协同作战,大幅缩短救援时间,提高事故处置效率。
松阳县政府还专门设立专项财政补偿资金,为高速公路运营方提供坚实的利益保障,确保国省道与高速公路网相互通行效率不受影响。
这种政府与市场协同的运作模式,既考虑了公众利益,又兼顾了企业经营需求,为政策的可持续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政策实施前的10月23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了差异化收费政策的申请,为政策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04 政策效果:多方共赢的民生礼包
差异化收费政策实施后,立刻显现出多方共赢的积极效果。
对于日常出行者而言,这一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节省。市民何先生表示:“这项政策非常接地气,以前去古市要走国道,车多路况复杂。现在可以免费走高速,既安全又省时。”
同样前来办理ETC的刘先生也说:“听说今天是政策第一天实施,我特意来办ETC。以后出行更方便,还能节省费用。”
从路网效率看,以古市收费站至江南公路节点为例,预计日均分流30%车流,将有效缓解平行国省道及地方道路的交通压力。
松阳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法制宣教科科长钟凌峰评价,该政策通过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减轻群众出行负担,让广大群众共享交通发展成果。
05 样本意义:浙江差异化收费的探索
松阳的实践并非孤例,而是浙江省探索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丽水管理中心主动作为,积极与丽水市人民政府紧密对接,围绕交通发展需求,全力推进差异化收费工作。
统计数据显示,差异化收费政策在丽水市成效显著。截至9月30日,莲都区差异化收费政策自2025年1月10日实施以来,共有77.11万余辆车享受了优惠政策。
云景差异化收费政策自2021年11月22日实施以来,共有382.33万余辆车享受了优惠政策。
浙江早在2022年就已明确,要积极探索差异化收费,重点推进与改扩建高速公路平行路段、交通量明显低于设计能力路段等高速公路的差异化收费工作。
这些探索充分体现了浙江省在交通治理领域的创新思维和为民服务的理念。
松阳的创新只是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变革的一个缩影。2021年6月,交通运输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实施方案》,全国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探索拉开帷幕。
如今在浙江,从云景到莲都再到松阳,差异化收费的政策网络越织越密77.11万余辆次、382.33万余辆次——这些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数字,而是民众获得感实实在在的提升。
“代表就是要为老百姓说话,看到建议能真正解决问题,再辛苦也值!”徐金来代表的这句话,或许正是这项政策最好的注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