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火电厂投产,煤电装机容量达734万千瓦!
绿树掩映、丹桂飘香的厂区内,九台燃煤机组火力全开,每天可发出约1.76亿度电,点亮华东地区的万家灯火。
记者11月3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位于浙江宁波的北仑电厂9号机组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后,已顺利投产。自此,北仑电厂的火电装机容量达到734万千瓦,成为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这座电厂不仅规模庞大,其技术含量与环保标准也达到了国内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在煤电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01 规模突破:全国之最
北仑电厂9号机组的投产,使其总装机容量攀升至734万千瓦,稳居全国火电装机容量之首。
这一数字背后代表着惊人的发电能力——全厂9台机组满负荷运行下,单日发电量可达约1.76亿度,足够满足约20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从年发电量来看,北仑电厂预计将超过400亿度,将极大保障华东地区的用电安全。
02 技术领先:绿色火电标杆
新投产的8号和9号两台百万千瓦机组,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成为国内同时期、同类型机组中的绿色标杆。
能效大幅提升是这两台机组的一大亮点。其供电煤耗仅为257.24克/千瓦时,较1991年建厂时的325克/千瓦时大幅下降。
折算下来,现在每发10度电就能节省约680克煤。
在环保方面,9号机组首次在百万千瓦机组上应用了烟气冷凝等多项技术,使污染物排放下降了60%。
试运行期间,其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平均排放浓度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03 发展历程:从技术引进到中国创造
北仑电厂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我国火电装备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电厂的前5台机组采用60万千瓦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当时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设备。
自2006年建设的6号、7号机组开始,锅炉、汽轮机等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超过80%。
后来的全国首台百万机组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更是让百万机组用上了“中国脑”,标志着我国在此项火电核心技术领域摆脱了对外依赖。
而新投产的8、9号机组的核心设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在能效提升的同时,能耗却大幅下降。
04 多元发展:构建新型能源格局
在北仑电厂,除了传统的火力发电,还可见到光伏电站的身影。
电厂创新利用厂区内约600亩空地与滩涂,建设了装机容量4.75万千瓦的光伏电站。
这些绿色电力将用于厂内火电机组的生产用电,实现100%消纳,最终构建起火电与新能源互补的新型能源格局。
此外,北仑电厂已成为周边50平方公里区域内最大热源点,在发电的同时兼顾区域供热需求。
05 全国电力建设加速推进
以北仑电厂投产为代表,全国多地电力设施和电源点建设正在加紧推进。
在江苏南通,华能南通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正加紧建设,将投运两台745兆瓦燃气机组。
在浙江安吉,我国在建最大燃气电厂的1号燃机近日完成了点火作业,力争年底前投产,为浙江电网迎峰度冬贡献力量。
在江苏金坛,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正加紧建设,成为全球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这些项目的推进,共同构建着我国多元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
北仑电厂的发展轨迹恰是中国火电行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从最初的引进国外技术,到国产化率超过80%,再到实现完全自主创新。
如今,这座电厂不仅以73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成为全国第一,更以257.24克/千瓦时的供电煤耗树立了绿色火电新标杆。
随着“十五五”时期即将到来,我国将进一步挖掘火电灵活调节能力,推动新一代煤电升级改造,北仑电厂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国火电绿色转型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