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倡导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数字时代浪潮奔涌,中国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远见,为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指明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对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该使之为各国各地区人民造福。我们要以全人类福祉为念,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2025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这样强调。
在当今世界,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深刻重塑全球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
从元首双边会晤到向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再到出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期间多次提到人工智能,体现了中国对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高度重视。
01 中国主张:推动AI向善发展
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传递出中国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刻思考与远见卓识。
他明确指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各国各地区人民造福,应当以全人类福祉为念。
这一理念强调人工智能技术不应是少数国家或企业的独享工具,而应成为惠及全人类的公共产品。
会议发表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工智能倡议》和《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庆州宣言》体现了各方对这一理念的认同。
宣言指出:“认识到人工智能将重塑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
02 中国实践:AI发展成就斐然
“十四五”以来,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抢抓科技革命机遇,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超过5亿人。
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
中国已成立总规模600亿元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编制人工智能科技伦理服务管理办法,成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推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
这些举措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03 战略布局: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这一战略布局旨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
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
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
04 治理之道:平衡发展与安全
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也带来前所未遇风险挑战。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
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在2025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强调,要“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这一论述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指明了方向。
05 国际合作:共建全球AI治理框架
习近平主席曾深刻指出,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
要推动各方加强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的对接协调,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今年7月,中国政府就提出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初步考虑总部设在上海。
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建设好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
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再次阐明:“中国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希望通过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等合作,积极为国际社会提供人工智能公共产品”。
06 弥合鸿沟:推动AI普惠发展
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中国高度重视弥合数字和智能鸿沟。
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宣布:“中方愿同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一道,共同提升民众人工智能素养,弥合亚太地区数字和智能鸿沟”。
这一承诺体现了中国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发展、确保技术进步成果为全人类共享的决心。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不仅限于亚太地区。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
从APEC国际舞台到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从“十五五”规划建议到国家AI产业投资基金,在习近平主席的倡导下,中国正在构建一条兼顾创新与规范、发展与安全、自主与开放的人工智能发展道路。
《亚太经合组织人工智能倡议》的发表,体现了各方对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共同期待。
有放眼长远的擘画,有清晰务实的举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前景可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