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合作迎来“郑州时刻”,超280亿元贸易意向开启新篇章
黄河之滨,万商云集。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郑州开启中拉合作新旅程,向新向智,共赢未来。
11月3日至4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近30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贸促机构和商协会负责人、企业高管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向新向智,共赢未来”的主题,共商合作大计。
作为中国首个面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机制性平台,这一国际级开放盛会此次落户郑州,进一步助力河南开拓新兴市场、扩大高水平开放。
01 盛会盛况:多元面孔手拉手,中拉合作新起点
本届高峰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共同主办,中国国际商会、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贸促会、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会议期间,举办了包括开幕式、全体会议、4场平行会议及5场配套活动在内的“1+1+4+5”系列经贸活动。
四场平行会议分别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航空货运枢纽及跨境贸易、智慧农业等河南优势产业领域进行深度交流。
与会各國代表围绕中拉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议题展开探讨,深化中拉务实合作,促进双边贸易投资。
02 务实成果:282.6亿元贸易意向,合作落地生根
本届大会更加注重务实、精准与高效,取得了丰硕成果。
开幕式上,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工商界代表共同发布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郑州倡议》,倡导拓展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
会议期间,一系列战略合作顺利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与智利伊基克自贸区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自贸区建设、产业升级、贸易投资等领域开展合作。
同时,河南农业投资集团、河南神农膨化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乌拉圭相关农业部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通过开展企业对接洽谈会等活动,大会达成合作意向20多项,总贸易额282.6亿元。
其中包括陈氏阳光智利车厘子采购订单、惠济区四季物流港巴西牛肉采购订单、宇通客车新能源客车出口订单等,将中拉双方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03 产业互补:从传统贸易到新兴领域,合作层次提升
近年来,郑州与拉美国家在农业科技、新能源、矿产领域高度互补。
在本次峰会上,四季物流港举办了“牛肉之路”主题活动,与60余位巴西客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牛肉产业发展新格局。
宇通客车、中铁装备等企业,则将与拉美在农产品、新能源公交车、智能装备等领域深度对接。
中拉合作正从传统基建、农业领域向智能科技领域升级转型。
阿根廷-中国商会秘书长王志骏表示,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对工业自动化需求旺盛,他们正在协助阿根廷企业与杭州、深圳等地企业对接,未来双边的合作将会倾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04 郑州优势:内陆开放枢纽,搭建中拉合作之桥
作为本届高峰会的“东道主”,郑州展现了其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
目前,郑州已开通国际货运航线45条,通航国际(地区)城市48个,3家全货运航空公司在郑运营,货运网络覆盖全球超30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河南与拉美国家进出口总额816.84亿元,其中郑州市对拉美地区进出口总额292.8亿元。
2025年1-9月,河南与拉美国家贸易总额685.6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郑州与拉美地区进出口总额285.4亿元,同比增长26.6%。
郑州与巴西、智利等国家的贸易增长尤为显著。
05 共贏未来:中拉经贸合作迈向新征程
2024年中拉贸易额已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稳居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成为中企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拉美国家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约3.7万家。
在拉美国家,双方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实施超20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创造逾百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表示,今年是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十年來,中拉关系进入了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阶段。
本届高峰会进一步推动拉美资源“走进郑州”,嘉宾们深入超聚变、宇通、中铁装备、蜜雪冰城等知名头部企业参观考察。
此举让巴西、智利的优质农产品引入中原市场,同时让郑州的宇通客车、盾构机等智能装备走进拉美国家,实现 “引进来”与“走出去” 的完美结合。
本次高峰会上,那一次次紧握的双手,不仅仅是礼貌的问候,更是中拉合作共赢的最佳诠释。
随着《郑州倡议》的发布,282.6亿元贸易意向的达成,以及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中拉合作的列车已经从郑州加速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跨越山海,携手同行,中拉合作正从传统贸易向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智慧农业等新质领域延伸。
黄河文化与拉美风情在交流互鉴中相互融合,共同绘制出一幅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画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