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南通站站房作为沪渝蓉高铁的关键配套工程,目前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多项关键节点顺利突破,未来将成为长三角北翼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以下从建设进展、工程亮点、战略意义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一、建设进展:关键节点稳步突破截至2025年9月28日,由中铁建工承建的南通站站房项目已完成高架站房B区钢结构拼装,侧式站房主体结构即将全面封顶,整体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回顾建设历程,项目自2025年7月起进入加速期:7月2日完成侧式站房首块底板混凝土浇筑,标志主体结构施工正式启动;7月下旬侧式站房底板建设完成过半,高架站房B区主体结构率先完工;8月6日,钢结构首节桁架吊装成功,项目进入钢结构安装新阶段,为站房“钢铁骨架”成型奠定基础。按照当前进度,项目预计2025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后续将推进站房内部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同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采用无人机监控、智能焊接等技术,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与既有线路运营干扰,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实现了高效推进。 二、工程亮点:规模与功能双重升级# (一)超大规模综合枢纽新建站房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建成后站场总规模将达3场9台20线,形成“普速+高铁+城际”三场合一格局。其中,既有普速场保留3台7线,新建高速场设3台8线,北侧预留城际场3台5线,可同时满足普速列车、沪渝蓉高铁及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的运营需求。站房采用“线侧站房+高架候车室”布局,高架候车室将覆盖全部车场,并与既有站房连通,旅客发送量可达2306万人/年,最高聚集人数6000人。# (二)立体化功能布局站房主体按三层设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架空层面积1.18万平方米,设落客平台0.43万平方米及上部雨棚0.45万平方米;同步建设宿舍综合楼、公安派出所等附属设施(合计7987平方米),并实施市政配套高架车道(0.583万平方米)、社会通道接长等工程。此外,石桥路、友谊路等多条道路将下穿车场,实现铁路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未来还将接入地铁、公交等线路,打造“高铁+城际+地铁+公交”一体化换乘体系。 三、战略意义: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一)交通网络跨越式升级南通站此次改扩建后,将正式接入沪渝蓉高铁(北沿江高铁),成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的重要节点,南通至上海、南京的高铁行程将大幅缩短,融入长三角核心城市1-2小时交通圈。同时,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计划2025年底动工)将从南通站引出,进一步强化南通与浙东地区的联系,推动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走廊的互联互通。# (二)区域发展新引擎作为长三角北翼首个立体化综合枢纽,南通站将助力区域交通融合,加速南通承接上海、南京的产业外溢与资源辐射,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此外,站房建设带动周边市政配套升级,将提升南通城市功能品质,促进港闸区及周边区域的商业、服务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