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开展海鲜市场专项检查,守护民众“舌尖安全”
农贸市场的水产摊位前,涪陵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正仔细核对着一批螃蟹的进货凭证,这是他们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的日常一幕。
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近日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大型商超和水产批发市场开展了专项检查行动。
此次检查围绕消费者关心的螃蟹、虾等海鲜产品展开,重点核查进货渠道合法性、进货查验制度落实情况,并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短斤缺两等行为。
01 检查重点:从源头到秤盘
在涪陵区海鲜市场专项检查中,监管人员紧盯海鲜产品流通全链条。
他们深入大型商超和水产批发市场,将进货渠道合法性摆在核查首位。
执法人员仔细查验了每一批海鲜产品的进货凭证和检验证明,从源头杜绝不明来源的水产品流入市场。
针对海鲜市场常见的“短斤缺两”问题,执法人员对在售海鲜进行了现场称重核对,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
此外,检查还重点关注了海鲜产品中是否存在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情况,确保消费者吃得放心。
02 十年禁渔:守护长江生态
涪陵区的市场监管不仅关注海鲜质量,还肩负着长江生态保护的职责。
围绕“十年禁渔”工作要求,涪陵区荔枝街道近期组织市场监管所、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部门组成专项督查组,对辖区涉鱼餐馆、农贸市场、渔具店等场所开展了全覆盖式督查。
督查行动采取“实地检查+台账核查+口头问询”相结合的方式。
在涉鱼餐馆,工作人员重点查看菜单、食材采购台账及后厨备货情况,排查是否存在采购、加工、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的行为。
在农贸市场,工作人员逐户检查水产经营摊位,仔细核对渔获物来源凭证,严防非法渔获物流入市场。
03 联合执法:多部门协同作战
涪陵区市场监管局深知,有效监管需要多方合力。
2025年1月13日,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公安局、区农业农村委,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集中开展春节节前长江流域禁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此次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检查了长江流域周边水产市场、涉渔餐馆、渔具店等经营主体76户,责令下架处置非法渔具、钓具12件。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联合检查组对相关经营主体开展了专题约谈,详细讲解长江流域禁捕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三个月后的3月20日,这三个部门再次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持续开展长江流域禁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保持了监管的高压态势。
04 监管机制:常态化与规范化
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食品销售监管机制。
今年3月,区市场监管局印发了《涪陵区2025年食品销售环节日常监督检查计划》,明确将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冷藏冷冻食品等列为监督检查重点。
该计划要求对风险等级为D的经营者、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销售者加大监督检查频次。
检查结果也不是“一查了之”。《食品销售安全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经被检查主体签字或盖章后,需张贴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向社会公开。
对日常监督检查结果确定为“基本符合”或者为“不符合”的,将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处理,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从专项检查到联合执法,从市场摊位到餐饮后厨,涪陵区市场监管局正在编织一张越来越密的海鲜产品安全监管网。
检查过后,执法人员的身影仍会不时出现在这些市场里。对他们而言,每一次检查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监管工作的起点。
长江禁捕与海鲜市场监管双管齐下,既守护着长江的生态环境,也守护着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