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批准那米司特片上市,打破肺纤维化十年新药僵局
十年等待终现曙光,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迎来治疗新希望。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正式批准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那米司特片(商品名:博优维)上市,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成人患者。
这款药物是十年来首个在III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并成功获批的IPF治疗药物,打破了该领域十余年无新药获批的僵局。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实现了博优维的全球同步研发、同步注册、同步获批,仅在美国获批后两周内就成功在中国上市,真正实现了零时差惠及中国患者。
01 突破性创新药
那米司特是一种口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
在人体中,PDE4B同工酶在肺中高表达,并与纤维化和炎症过程密切相关。
通过抑制这些通路,那米司特展现了抗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效果,为IPF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02 临床研究突破
此次那米司特在华获批是基于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FIBRONEER™-IPF的积极结果。
该试验是IPF治疗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II期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那米司特治疗组的患者在第52周时用力肺活量(FVC)较基线的下降显著减少,达到了主要终点。
用力肺活量是衡量肺功能的重要指标,这意味着那米司特能有效延缓IPF患者肺功能下降。
03 疾病危害巨大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严重的致死性肺部疾病。
其典型症状为肺纤维化程度持续增加、肺功能持续下降、呼吸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IPF的自然病程多变且无法预测,预后不佳,患者在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约为3年。
其5年生存率更是低于多种常见癌症,因而常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目前,IPF的直接致病途径尚不明确,治疗手段一直十分有限。
04 治疗现状变革
目前,IPF市场主要由勃林格殷格翰的尼达尼布和罗氏的吡非尼酮占据。
随着尼达尼布专利接近到期,吡非尼酮开始面临仿制药的竞争。
那米司特的引入意味着IPF治疗领域进入“三驾马车”时代。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作军教授表示:“IPF的诊断和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呼吸领域的巨大挑战,患者肺功能呈进行性且不可逆地下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害,而现有治疗手段远未满足临床需求。”
05 未来应用拓展
除了此次获批的IPF适应症之外,那米司特还在2025年5月向国内递交了进行性肺纤维化(PPF)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受理号:JXHS2500057/8)。
以期在未来进一步拓展其治疗适用范围。
那米司特曾于2022年2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IPF突破性疗法认定。
今年1月,那米司特用于治疗IPF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那米司特的成功获批不仅打破了IPF治疗领域十余年的新药空白,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同步药物审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随着那米司特片进入市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将获得新的治疗希望。
正如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人药业务总经理陈文汉所言:“我们将继续与各方紧密合作,全力推进该产品的上市准备和可及性工作,让更多肺纤维化患者早日从这一创新疗法中获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