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图书馆牵手菲律宾中正学院,共建5个中文图书漂流站
首批1500册中文图书即将跨越山海,成为菲律宾“侨二代”“侨三代”的文化纽带。
南通赤子情华侨图书馆与菲律宾中正学院近日在线上举行合作建设图书漂流站的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华侨图书馆将为菲律宾中正学院的5个图书漂流站各免费提供300册首批中文图书。
这些图书涵盖文化经典、儿童读物、教育类书籍等品类,预计将覆盖该校小学至大学各阶段。
菲律宾中正学院校长叶启明表示,学校将在3个校区设立5个图书漂流站,不仅会把漂流站图书融入课堂教学与课后阅读活动,还将培训学生志愿者参与管理。
01 侨胞捐资:民间图书馆的全球文化使命
华侨图书馆发起人镇翔在签约仪式上指出,华侨图书馆由全球侨胞捐资创立,以“保护侨史、传播中华文化”为核心职责。
华侨图书馆自2019年建馆以来,始终以“联结海内外侨胞文化根脉”为核心,凝聚全球侨胞的思乡情、文化情。
作为一个民间图书馆,华侨图书馆所有资金、图书均来自海内外侨胞及民间捐赠,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由志愿者承担。
为充分利用资源,华侨图书馆推出了与海外有关单位合作建设海外图书漂流站的公益项目。
02 菲华社“最高学府”:深耕华文教育八十余载
菲律宾中正学院被菲律宾华社誉为“最高学府”,创办于1939年。
该校秉持“礼义廉耻传统精神”与“德智体群美教育理念”,历经80余年发展,已形成从幼儿园到研究所的完整教育体系。
2009年,菲律宾中正学院成为首批中国国侨办授牌的“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
近年来,该校还通过增设国际课程、举办中华文化活动,持续为华文教育注入活力。
03 不止于书籍:文化传承的多元路径
华侨图书馆执行馆长陈云表示,海外图书漂流项目以图书为载体,搭建文化桥梁。
此次与菲律宾中正学院合作是项目聚焦东南亚华文教育需求的重要实践,将进一步完善华侨图书馆海外文化服务网络。
菲律宾中正学院校长叶启明看到图书漂流站对华文教育的补充价值。
他表示将让每一本图书都成为“文化纽带”,帮助“侨二代”“侨三代”在阅读中贴近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认同。
合作不仅限于图书漂流,菲律宾中正学院也将协助华侨图书馆收集菲律宾华文教育史料,让合作在文化传承上走得更深。
04 全球网络:64国150个漂流站的文化版图
华侨图书馆的海外图书漂流项目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显著进展。
目前,华侨图书馆已经在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150个海外图书漂流站。
今年9月,华侨图书馆还与菲律宾侨中学院合作,在该校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图书馆分别建立了图书漂流站。
这些漂流站同样各获得300册中文图书的支持。
类似的合作也出现在斐济,位于斐济第三大城市楠迪的华侨图书馆斐济图书漂流站已于今年8月14日揭牌开放。
05 跨越山海:中菲文化交流的民间桥梁
此次合作由菲律宾华商经贸联合会会长蔡鸿语促成。
蔡鸿语强调,图书漂流站承载着侨胞的善意与文化期待,能为当地师生提供稳定的中文阅读资源。
他表示未来将持续支持此类文化公益项目,推动中菲文化交流走得更实更远。
华侨图书馆发起人镇翔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漂流站的落地只是双方合作的起点。
未来希望能联合中正学院开展华文教育史料征集、组织菲律宾学生赴华游学、推进中菲院校留学生交流等活动。
让文化传承从“书籍漂流”延伸到“人员互动”,真正实现双向的文化联结。
随着5个图书漂流站在菲律宾中正学院校园内落地生根,这些中文书籍将成为无形的文化使者。
它们不仅填补了华文教育资源的空白,更在菲律宾年轻一代心中播下了中华文化的种子。
华侨图书馆发起人镇翔的眼光已经投向更远的未来:从“书籍漂流”到“人员互动”。
这些漂洋过海的书籍正在构筑一条双向的文化通道,让中华文明在千岛之国发出新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