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两岸文旅新图景 闽台文旅融合发展论坛举行 
山海相依,文脉相连,一场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论坛正在莆田湄洲岛悄然塑造着两岸文旅融合的未来。 
 
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分论坛——闽台文旅融合发展论坛近日在莆田市举行。本次论坛围绕“以文塑旅·以文化人——共享人类非遗,引领文创国潮”的主题,汇聚了两岸权威专家,共同探寻妈祖文化引领下的文旅融合新未来。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文旅论坛,而是闽台两地文化同源、产业联动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在厦门举行,台港澳旅行商“清新福建”踩线活动也正式启动,多元交流活动正勾勒出两岸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立体图景。 
 
01 文化纽带:妈祖信仰连接两岸 
莆田市副市长郭国成在论坛致辞中指出,近年来莆田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先行先试,取得积极成效。 
 
莆田市以妈祖文化为纽带,通过举办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发布《海峡两岸共通妈祖祭典》省级地方标准等,深化两岸文化共鸣。 
 
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肖长培在致辞中表示,“‘立德、行善、大爱’为精神内核的妈祖文化具有包容中外、融通古今、深远持久的文化力量。” 
 
他进一步强调,妈祖文化既是闽台共同的文化基因,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福建省文旅厅将持续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建设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湄洲妈祖祖庙参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联合申遗。 
 
02 多元融合:文旅产业实践与创新 
在闽台文旅融合的实践中,文化、产业与服务三个维度的多元融合正成为突出特点。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的案例提供了生动诠释。当地通过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用文化串联起两岸同胞的心灵共鸣。 
 
在文化交流方面,两岸民族文化节上,畲族山歌与台湾民谣同场传唱;民俗展演中,两岸青年携手跳起欢快的竹竿舞。 
 
产业融合则让文化“落地生金”。沿着精心设计的“畲乡文化体验游”线路,游客既能在古村巷道感受岁月沉淀,也可在特色民宿品尝畲家美食。 
 
两岸文创企业联手推出的畲族图腾T恤、开闽文化钥匙链等纪念品,让游客把“畲乡记忆”带回家。 
 
03 科技赋能:文创产业的破圈密码 
博物馆文创如何从“镇馆之宝”变为“社交顶流”?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共关系部主任廖飞在论坛上分享了文创产品“出圈”的关键。 
 
他探讨了如何实现妈祖文化与文创国潮的碰撞。这一议题在本月举行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上得到了积极响应。 
 
文博会首次设立数字视听展区,展示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的最新实践。 
 
福建馆集中展示了全省百家优质文化企业、近千件匠心产品,涵盖出版、非遗、文创、数字文化、闽台融合等领域。 
 
芳华越剧院《红楼梦》戏曲数字人节目、“八闽书房”智慧阅读平台等创新项目获广泛好评。 
 
04 青年交流:两岸融合的未来 
两岸融合发展的未来在青年。台胞谢建鋐在平潭举行的一场理论研讨会上分享了自己扎根平潭近两年的生活经历。 
 
他情景再现了自己从“外来者”转变为“主人翁”的全过程。他相信,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平潭大有可为。 
 
在龙岩漳平,台商谢东庆深耕当地三十年,他的茶园不仅带动了当地产业和旅游,也吸引了许多台湾茶农和青年前来交流、就业。 
 
“融合发展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谢东庆特别强调青年交流的重要性,“两岸的未来在青年。” 
 
05 政策支持:共建两岸美好未来 
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肖长培表示,省文旅厅将持续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建设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 
 
同时,加大力度支持莆田市办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推动妈祖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莆田市副市长郭国成指出,莆田以惠台利企政策支持台胞来莆发展、生活与创业,着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莆田积极推动文旅融合,鼓励台胞参与妈祖文化创新,共同打造《缘起湄洲》等文旅项目,共享文旅经济红利。 
 
妈祖文化从古老的民间信仰,正蜕变为连接两岸文旅产业的黄金纽带。 
 
正如福建文旅厅副厅长肖长培所言,妈祖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既有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又是世界海洋文明的标识性载体。 
 
across两岸,从莆田的妈祖论坛到厦门的文博会,从永安的畲乡文化到平潭的综合实验区,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正在书写“两岸一家亲”的生动篇章。 
 
当畲族的银铃声与台湾的民谣声在青山间交织,当古老的妈祖祭典与数字文创在时代中碰撞,两岸文旅融合的画卷正缓缓展开,迈向更为广阔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