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增长5%,财富管理业务贡献显著
面对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中国上市银行正通过多元化经营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截至2025年11月初,A股42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已全部披露完毕。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这些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合计达1.22万亿元,同比增加583亿元,增幅为5%,成为银行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在利息净收入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上市银行纷纷发力财富管理、代销理财等非利息业务,其中18家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6家银行非利息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
01 业务结构优化
非利息收入已成为衡量银行经营韧性的关键指标。
据Wind资讯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总计1.22万亿元,在银行业营收结构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这一数据相比上年同期增长5%,明显高于银行业总营收0.9%的增速。
从收入结构看,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投资净收益构成了非利息收入的两大主要部分。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5782亿元,同比增长4.60%,增速较2024年同期由负转正。
投资净收益合计为4770.03亿元,虽然同比增长21%,但增幅较2024年前三季度的24%有所放缓。
02 银行分化明显
前三季度,不同类型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表现分化显著。
国有大行整体表现亮眼,6家国有大行非利息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5家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
具体来看,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21%、20%、16%、14%、11%,交通银行增速为2%。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仅民生银行一家实现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增幅为18.20%。
部分中小银行表现同样出色,紫金银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3家位于江苏地区的农商行非利息收入增速尤为亮眼,分别同比增长54%、35%、22%,增速位列上市银行前三。
03 财富管理驱动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银行业财富管理业务的复苏。
今年前三季度,42家银行中27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六成。
部分银行增速惊人,常熟银行、瑞丰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幅分别超过364%、162%。
国有大行方面,6家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增幅分别达到13.34%、11.48%。
头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同样表现不俗。招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0.90%至562.02亿元,其中代销理财收入、代理基金收入、代理信托计划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
对于代理基金收入大幅增长,招商银行解释称“主要受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销量同比提升影响”。
04 投资收益分化
受债市震荡影响,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2025年前三季度,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上行,估值损益下降,导致多家银行投资收益增速放缓甚至转负。
股份制银行在此次市场波动中受影响尤为明显。平安银行投资收益增长率从2024年年报的+53.2%降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1.4%。
该行在季报中明确将收入下降归因于“受市场波动影响,债券投资等业务相关的非利息净收入下降”。
类似地,兴业银行的投资收益增速也从去年年报的+17.9%降至-15.4%。
与此相反,部分银行却实现了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建设银行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高达150.55%,邮储银行的投资收益也实现了7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
部分地方性银行同样表现强劲,长沙银行、青岛银行、紫金银行、上海农商行等银行的投资收益均有7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
05 收入增长可持续性受关注
业内专家指出,国有大行与中小银行在非利息收入上的分化,反映了两类银行在资源禀赋、业务布局和风险承受能力上的差异。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在财富管理领域,国有大行依托庞大的客户基础和综合服务能力,实现较高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而多数中小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竞争压力较大”。
他进一步分析,“在投资业务方面,国有大行以配置型投资为主,凭借规模效应保持收益稳定,而中小银行则更多依赖交易型投资,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对于部分银行投资收益逆势增长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与其“通过集中卖出兑现账面浮盈”有关。
银行的FVOCI(其他债权投资)和AC(债权投资)类资产,虽然日常估值不计入当期损益,但在卖出时可直接确认投资收益。
展望未来,这种依靠兑现浮盈实现的高增长恐难持续。
西部证券在报告中称,随着前期积累的浮盈“弹药”消耗,后续“卖债补盈”的空间或将趋紧。
银行业最困难的阶段或已过去。随着净息差现企稳迹象,上市银行业绩开始传递暖意。
多位银行业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未来银行将继续加强主动管理,努力应对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坚持量价协同发展。
非利息收入作为银行经营韧性的“压舱石”,其重要性在行业转型期愈发凸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