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国家标准GB 38031-2025。新标准聚焦热扩散、机械冲击、快充循环后安全三大核心风险场景,提出了更严苛的安全要求。近期,多家检测机构不仅围绕新国标的检测明显增多,还新增了不少严于新国标的测试。相关情况如下: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进行了多项超越新国标的测试。例如,在电池底部针刺测试中,新国标只要求一根钢针刺破电池包底部,而该中心是4根钢针同时缓慢刺破电池板底部,与此同时,另外两根钢针一同刺破油箱底部。此外,还进行了整车车辆托底叠加涉水测试,车辆需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通过托底球,紧接着驶入最大深度为300毫米,长度为140米的涉水池,以此验证车辆电池包安全。另外,还有电池包跌落测试,将电池包从3米高度水平跌落至钢制工装上,要求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其他检测机构与车企:吉利汽车依托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除了通过新国标24项安全测试外,还需经过全场景极限工况的36项安全测试,其中23项测试标准超“新国标”,还主动增加了电池包的跌落、踩踏测试等12项测试内容。中创新航早在2020年就开始开展各项安全的技术储备,执行高于国标的安全标准,并不断推动更高安全标准的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