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投顾刘伟奇近期多次提到A股市场可能进入三浪三高点阶段,这一判断主要基于波浪理论的技术分析框架。结合当前市场动态和政策环境,以下从技术逻辑、市场特征、风险提示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技术逻辑:三浪三的理论定义与当前市场形态根据波浪理论,推动浪中的第三浪(即三浪)通常是涨幅最大、动能最强的阶段,而三浪三则是第三浪中的子浪,往往呈现加速上涨特征。刘伟奇的分析框架中,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这一阶段:1. 浪型划分: 一浪上涨:2025年6月前的上涨被定义为一浪,指数从低点逐步抬升。 二浪调整:6月中旬至7月的回调被视为二浪,调整时间约27天,符合波浪理论中“二浪不创新低”的规则。 三浪三启动:7月下旬开始的上涨被视为三浪三,截至8月11日已持续约25个交易日,期间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并逼近去年10月的3674点高点。2. 技术信号验证: 多周期钝化:日线、60分钟、120分钟级别均出现顶背离钝化,尤其是120分钟级别的钝化较为显著,历史经验显示这可能预示短期高点。 成交量特征:三浪三启动初期成交量放大至1.6万亿以上,但近期缩量至1.5万亿以下,量价背离加剧调整风险。 指数协调性:深成指、创业板指同步创新高并出现钝化,但科创板50尚未突破前高,市场内部存在结构性分化。 二、市场特征:政策支撑与资金博弈的双重影响当前市场处于政策托底+资金博弈的敏感阶段,这为三浪三的延续提供了基础,但也暗藏风险:1. 政策利好催化: 消费贷贴息政策:财政部等三部门8月12日宣布对个人消费贷款实施年贴息1%,覆盖汽车、教育等重点领域,预计释放约3000亿元消费潜力,直接利好消费板块。 数字经济战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强调科技赋能,半导体、AI等科技主线或持续受益。 资本市场改革: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中长期资金入市和稳市机制建设将增强市场韧性。2. 资金行为分析: 北向资金:近期单日净流出规模扩大(如8月11日净流出407亿元),反映外资对短期高点的谨慎态度。 融资余额: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十年新高,杠杆资金的涌入推升市场热度,但也放大波动风险。 板块轮动:科技(半导体、机器人)、军工、消费(PEEK材料)等题材股活跃,但多数个股涨幅落后于指数,显示资金集中于少数热点。 三、风险提示:调整时点与应对策略刘伟奇强调,三浪三高点可能在本周上半周出现,需重点防范多周期高点结构形成后的四浪调整。具体风险点与操作建议如下:1. 调整信号监测: 量能变化:若成交量持续萎缩至1.5万亿以下,且无法放量突破3674点,调整概率显著增加。 技术结构:60分钟或120分钟级别出现阴线确认高点结构,需果断减仓。 政策落地效果:消费贷贴息、科技政策等若未能在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可能引发获利盘抛售。2. 仓位与板块策略: 仓位管理:建议维持5-7成仓位,避免满仓追高。若市场加速上涨(如放量突破3674点),可适度加仓;若出现调整信号,减仓至3-4成。 配置方向: 进攻型:聚焦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AI算力(政策催化)等科技主线,回踩均线时低吸。 防御型:配置高股息银行、煤炭(股息率超5%)对冲波动,规避PE透支的科创题材。 短线交易:关注机器人大会(8月中下旬)、中报业绩披露(8月底)等事件驱动机会,但需严格止损。 四、历史经验与中长期展望从历史案例看,三浪三后的调整幅度通常为前一浪的0.382-0.618倍。例如,2007年A股大三浪上涨后,四浪调整幅度达21%。当前若上证指数在3674点附近形成高点,理论调整目标可能在3520-3491点区间(对应三浪三涨幅的50%回撤)。 不过,刘伟奇强调牛市基调未改,即便出现四浪调整,后续仍将突破前高并挑战4000点以上目标。投资者需以中期视角布局,利用调整机会加仓估值合理的成长主线,同时警惕短期波动风险。
|
|